這個問題是由奧匈帝國的哲學家維根斯坦(德語: 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設計出來的。照直覺來回答這問題的話,我們會覺得空格應該要填上15,因為怎麼看這個數列當中都只有奇數,13的下一個奇數應該要是15。
令人驚訝的是,維根斯坦本人卻說這個答案是錯的,14才是正確答案。為何呢?他說這個數列的背後規則是「晴天寫奇數,雨天寫偶數」。因為剛好連續7天都放晴,所以都是寫奇數,但到了第8天就下雨了,才會改寫偶數。
你說,這也未免太奸詐了吧?可是如果只有寫出那7個數字,嘗試推理出下一個數字是什麼,卻沒有說這是等差數列,能這麼肯定下一個一定是15嗎?維根斯坦說,不一定可以僅憑連續出現的7個奇數,就斷定這一定就是奇數的數列啊。
以上的問題被後人稱作「維根斯坦的悖論」
維根斯坦
維根斯坦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他不認為人類可以藉由比較多個現象而從中找出絕對的規則。當時的哲學界是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慢慢解體的時代。結構主義者本來認為,人類的行為以及他們所謂的「自由意志」,都是受制於世界上的某個「結構」,而結構主義者的方法論,則是想要找出某個不可動搖的標準,解釋出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真假值。簡單而言,就是希望可以找到某個規則,在台灣是正確的,在美國是正確的,在德國也一樣是正確的。
但是維根斯坦提出了以上的警語之後,所有已經找到的結構都必須要在角落加上了小小的註解,「以上純屬個人意見」。這下可妙了,因為結構主義本來是想要找到一個影響全世界運行標準的結構,維根斯坦的言論一出,幾乎等同宣告哲學上的結構主義要瓦解了。而現今的哲學界(後結構主義, Post-structuralism)也沒有任何一種主張,能夠凌駕整個學術界,並且引領世界走到同一個方向。換句話說,以前的哲學都嘗試要找出一個真理,它是全世界的唯一標準,但現在大家幾乎都承認,這世界上沒有唯一可以奉行的標準。
那看似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結構」的數學,就沒有類似的問題了嗎?
一個在下覺得非常經典的例子就是「羅素悖論」(Russel’s Paradox)。在羅素以前的樸素集合論,由於尚未建立起公理化系統,結果就造成了小村莊裡的理髮師不能理自己頭髮的詭異現象。因為各路數學家以及邏輯學家有嘗試去處理數學上的悖論,才使得數學發展得以愈來愈有邏輯,也漸漸可以建立出結構系統。
英國哲學家羅素
另外,其實哲學也有其中一個分支在研究數學問題,稱之為「數學哲學」(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作為專門學科是19世紀中葉以後的事情,它們主要會研究數學方法、不同的數學流派(例如以上的羅素屬於「邏輯主義」,認為數學是邏輯的延伸)、數學本體論(Ontology,要確定數學的研究客體是否為客觀真實的存在)。寫到這邊,我原本以為數學就是一個放諸四海皆不變的標準,不會隨著時空而改變,我現在確定了原來就連數學當中也存在有不同的哲學議題。這些事情告訴我們,人類如果保持開放的心胸去看世界,將有助於發現更多未知的領域,可以促進世界不斷進步,造就更多不同的研究主題讓人類生活得以更加多樣化。
然後就是數學研究真的少不了邏輯。也不是只有A標準才是對的,B標準就一定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