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有一個名為Linda的31歲單身女性,在大學時主修哲學,很關心歧視與社會運動等問題,最近則是忙著參加反核運動。請問您認為Linda現在更有可能過著怎麼樣的生活?
- 選項1=Linda是一個銀行員
- 選項2=Linda是一個積極參加女權運動的銀行員
以上這個問題是由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系教授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在1983年的某次實驗當中,詢問實驗參加者的問題。要是從數學上的角度去分析,假設「銀行員」是一個集合,「女權運動的銀行員」也是一個集合,則其實兩者的聯集就是「銀行員」。根據機率測度的概念,集合的大小=測度=機率高低,因此根據邏輯,選項1的可能性應該更高。
當年的實驗結果是,85%的實驗參與者選擇Linda過著2號生活,因為大部分的認為Linda還維持著大學時代的活力而且同時也成為銀行員。研究團隊認為,這是因為大多數的人覺得根據經驗與常識會讓他們揣測出一種代表性,而且認為資訊愈多則與事實會更相近。研究團隊將這種判斷的邏輯謬誤稱作「代表性捷思」(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以及「合取謬誤」(Conjunction Fallacy)。
以上的邏輯謬誤在於,錯誤地認為兩個事件結合起來發生的機率相對於單一事件更高,縱使是要各種條件結合起來才會發生的事件。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系教授Daniel Kahneman
提出以上這種問題的Kahneman教授,一生當中總共提出了多達145種人們思考上常常會犯的邏輯謬誤。他在普林斯頓大學與Amos Tversky教授等人合作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張人類並非以前經濟學(乃至於其他社會科學)所認知的「理性的動物」,而是充滿了「偏誤與捷思」,並且進行了許多實證研究證明他們的主張。
社會科學很難與自然科學一樣可能透過模擬實驗的方式去驗證某個主張,比較常進行的方式是透過「遊戲」去觀測某種可能的主張是否可以得到驗證。以上Kahneman教授提出的問卷調查算是一種遊戲的例子,更早之前的貝克教授(G. S. Becker),透過某種賽局(Game)的設計,根據參賽者的行為,證明了其實人性並非如傳統經濟學認為的「理性自利」,而是帶有了利他的本性。
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G. S. Becker
以上這種透過真人實驗(或者說是玩遊戲)來驗證不同的經濟理論以及新的機制的方式,就被稱作「實驗經濟學」(Experimental Economics)。以上提及的Kahneman以及G. S. Becker都算是實驗經濟學的先驅,儘管Kahneman並非以研究經濟學為主,但是他提出的許多研究成果都對經濟學有眾多貢獻,結合了心理學的元素,後來也衍生出了可以透過研究人類情感與認知的因素來找到各種決策背後原因的「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Kahneman教授本人也因為在1979年與Tversky共同提出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行為經濟學範疇,主張每個人會因為初始狀況的不同,對於風險會有不同的態度)而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參考資料
[1] 李南錫(2017),高毓婷譯,為什麼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不知不覺掉入的101種慣性思考陷阱,初版
[2] Levitt, S. D. and Dubner, S. (2010),李芳齡譯,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初版
在後面提到「行為經濟學」時,英文誤植為實驗經濟學的英文了。行為經濟學的英文應為 Behavioral Economics
回覆刪除在下疏忽了,感謝提醒,這就去修改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