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Prospect Theory

           在本網誌先前的文章Linda Problem的最後有提及,普林斯頓大學教授Daniel Kahneman因為在1979年提出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而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我認為從Kahneman對於展望理論證明過程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出,就連行為經濟學(Behaviroal Economics)這種看似在分析人類行為的學科,也是可以把它用數學模型來表示的。我們先來聊聊展望理論得到的四大結論吧

  • 收益與損失方面
  1. 處於收益狀態時,多數人為風險厭惡者(Risk Aversion)
  2. 處於損失狀態時,多數人為風險愛好者(Risk Loving)
  •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多數人對於損失比對於收益更敏感
  • 參照點(Reference Point):多數人對於得失的判斷會依賴參照點
         開始證明展望理論以前
,首先要了解何謂「參照點」。這是指人們進行有關各種決策可能造成的後果(包含得利或損失)所參考的決策標準。而要衡量人們是否有從某種結果得到滿足感,經濟學上的衡量標準就稱作「效用」(Utility)根據展望理論,假設某種遊戲會有N種可能的結果,分別被訂做X(i),每一種可能結果的發生機率被分別訂為d(i),在參考點r下(也就是在某種策略之標準下),玩家對於產生X(i)會產生的效用是u[X(i)|r],則衡量決策偏好(得失)的函數在此可以表示為

       Kahneman教授與共同進行研究的Tversky共同發現到,決策偏好函數畫成圖形後會是這樣的:


        他們發現人們對於比較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例如:空難)會有過多的反應(Over react),但是對於中度或者高度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例如:溺死於你家附近的游泳池)卻反應遲鈍(Under react)。所以畫出來的決策偏好圖形會是呈現s型的,提出來的這項結果也改善了個體經濟學與賽局理論當中的「期望效用假說」(Expected Utility Hypothesis)所認為的最大效用原則之不合理:在遇到風險以及不確定的情況下,人們不應該是要追求最大預期效用值,而是要讓他們所獲得的金額更高

        在下認為,展望理論以及個體經濟學當中提到的價格僵固性,多少可以解釋為何現在媒體經常喜歡播報一些很聳動,白癡或者是一些負面的新聞,因為人性就是會對負面的東西投以更多反應而在市場機制下,媒體也希望可以多獲取一些收視率,因而就希望透過多播放負面新聞來博取人們的眼球。對於理解真正的世界究竟如何,光靠收看新聞與閱讀報紙似乎無法達成這個目的,學會用自己經驗觀察,並且獲得第一手資料算是一件好事。真的無法獲取第一手資料時,要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也應該要學會判斷各家媒體的立場與播放的方式,不應盡信同一家媒體的資訊(尤其如果都是從一些主流媒體上獲取的資訊的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Inelastic Markets Hypothesis

         這篇文章來自於我上個禮拜參加 We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 (WFA) 研討會的心得 , 而今天要介紹的這篇論文是我在研討會前有細讀過的其中一篇 。原訂要在夏威夷舉辦的這場,跟去年一樣是採用線上研討會的模式。雖然少了一次可以趁著參加研討...